《现代国际关系》
一、人改造外部对象的劳动实践生成了主观类意识活动的直接基础
二、社会生活质性规制类意识的本质
(一)在第三笔记本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是从人最简单的感官和经验塑形开始自己对社会意识论的思考的
(二)马克思进一步说,虽然人生来都具有塑形经验的感觉器官,但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Die Bildung der 5 Sinne ist eine Arbeit der ganzen bisherigen Weltgeschichte)”[1]
三、资产阶级社会私有制条件下发生的意识异化
(一)资产阶级私有制造成了人的全部感性经验塑形和观念认知的异化
(二)拜金主义是私有财产关系异化之上意识异化的极端形式
(三)消除意识异化的根本途径是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
文章摘要:青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第一次提出了自己较为完整的社会意识论和认识论思想,并对资产阶级社会中出现的意识异化现象进行了批判。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能够获得关系性的类意识和创造精神世界,关键在于改造外部世界的劳动活动,劳动活动生成的现实类本质关系才生成了类意识。与此同时,人具有普遍性的类意识,恰恰是因为人生存在人与人建构起来的“真正共同体”关系场境之中,人的一切主观精神的构境都是对社会生活场境的呈现。但是,在资本主义拜金主义的对粗俗有用性关系的场境赋型中,人的所有感觉经验被塑形,认知构序也全都围绕着能否变成有用的财富旋转,这是一种被铜臭浸透了的经验感官和认知构架,恰如同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反讽式地成了存在必须通过的“钱眼”。这当然就是意识异化和认知异化。消除意识异化的唯一途径,就是消灭资产阶级财产私有制。
文章关键词: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论文分类号:A811
上一篇:医药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论文_陕西省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