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关系

周边形势与中国的应对中国周边战略研究中心建 

来源:现代国际关系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1

2019年4月27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周边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周边战略研究中心建设暨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形势”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中美竞争关系下中国周边外交总体形势”、“东亚地区形势发展”、“南亚、东南亚地区形势发展”等议题展开了讨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何传添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拉丁美洲学会会长、福建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王晓德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正毅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在随后的分组会议上,与会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就当前中国周边外交形势发展与应对策略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将专家学者主要观点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记录整理:周 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

一、嘉宾主旨演讲

王晓德教授就中国周边外交的历史和现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重视大国外交,但忽视了周边外交。1992年中共十四大报告把“周边国家”从“第三世界”中单列出来,说明中国决策层越来越重视周边外交。2001年,中央组织召开了周边国家安全座谈会,强调支持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巩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关系,提出“以经济促政治”的理念。随着经济高速增长,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同时中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周边海洋国家的岛屿争端开始加剧,中国周边外交中的安全矛盾开始突出。在这一背景下,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同年,中央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会议,确立了未来5~10年中国周边外交战略的方向和内容。由此可见,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工作中的地位在显著提升。

王晓德教授认为,中国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需要认真考虑那些容易对引发地区重大冲突的问题,寻找可行的应对方案。中国是地区大国,冷战给周边地区遗留了很多尚未解决的安全问题,如朝核问题、南海问题、缅北问题,等等;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在处理地区争端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这些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或缓解,才能为地区稳定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王晓德教授认为,学术界从学理上对这些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可以为国家解决这些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思考。目前周边国家存在的问题都有历史的根源,学术研究要实现突破,必须有历史研究作为基础。2004年,中国外交部档案馆解密了超过8万卷档案,这批档案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同时,很多省市的档案都开放了,周边一些国家的档案也部分得到了开放,为研究者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王晓德教授认为,现实问题一定要从历史找到根源,这样才能产生一批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目前中国各高校已经出现了一批中国周边外交研究机构,并且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然而,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他建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周边战略研究中心的发展,要瞄准一两个国家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

王正毅教授在致辞中认为,研究中国周边外交应该注意三个问题:第一,知识谱系问题。在什么样的知识谱系中做研究?是政治学还是经济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应该放在政治学的知识谱系里面,但是在政治学的学科体系下中心的主题是安全还是政治经济学,这个需要明确清楚。第二,学术共同体问题。学术界是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国际关系研究要有针对性,学术共同体要解决的核心议题包括四个方面:学科、理论、专题、地区。首先,要定位在什么学科里发展;其次,是对什么理论进行研究;再次,是从事什么专题研究,是安全议题还是政治经济学议题;最后是对哪个区域进行研究。第三,知识创新的平台建设问题。知识创新需要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环境,需要相互支持。需要学界的支持,需要期刊杂志的支持,需要所在单位的支持,需要老中青三代共同的尊重和支持。

二、中美竞争下中国周边外交总体形势与中国应对策略

上一篇:一带一路理论创新的新尝试评傅梦孜新作一带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