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际关系》
记者:2018年以来,我们相继召开了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推进了一系列重大事项,给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奠定了基础,各条战线也是展现了一派新的气象。据您分析,在对外战略的筹划和推进方面,有哪些新的安排、新的信号?
韩立群:我认为主要聚焦在两个方面:发展和开放。从开放来说,全国正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用了四个词:范围、层次、布局、体制。也就是说,从对外开放的范围、层次、整体战略布局、管理开放的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都要有所提高。在内容上,主要有: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动国际国内市场的更加开放,如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放;加速提升国内需求,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等。从政府工作报告以及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对外战略的筹划和推进来看,中国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推动国际发展合作上又有新发展。
另外,今年全国两会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和国家移民管理局,这是从理念到实践层面的一个飞跃,使中国的大国特色更加彰显,是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事业的一个新发展。
上述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角色和责任担当,目的是为了实现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
记者: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对于我国的对外援助工作具有什么意义?
韩立群:我国对外援助的历史辉煌悠久。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是对我国对外援助工作一直秉持的集中统一领导思路、国际发展合作思路和大国担当思路的延续和升级,会使对外援助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是理念升级。我们开展对外援助,原先理念比较朴素,就是要帮助落后贫穷的国家发展,通过提供资金、医疗队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现在,我们的对外援助或者国际发展合作的理念更加综合,不仅要帮助别的国家脱贫,解决最基本的问题,还要帮助对方实现综合发展,就像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修路搭桥、创建产能、提升能力等,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对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是机制升级。之前,我国对外援助工作主要在商务部,外交部以及其他部委、机构也有一部分,很多单位都在进行对外援助,这就存在不同的单位来统筹不同的人、财、物等问题。现在,我们把它统一起来,组建了新的机构,相信在集中统一领导下,各方面的人、财、物效率会更高,工作更容易谋划和落实。
三是能力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成功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参加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等重要会议,以及2017年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日内瓦的主旨演讲,都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另外,我们还提出一系列机制建设方案,包括亚投行、金砖银行、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丝路基金等。在理念层面,我们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全球伙伴关系网、亲诚惠容的理念、真实亲诚的理念,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战略谋划能力提升的一个表现。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成果远远超过预期,充分显示出我们在国际发展合作领域的战略谋划能力、战略落实能力的提升。过去这几年在纵向的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在横向的理念建设等方面,我们形成了一张网,这张网的规模效应会越来越显现,将来也会表现在国际发展合作的方面。
记者:40年改革开放,中国走出了一条与世界共赢发展的道路。当前中国的新开放,对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韩立群:从现在我国各方面的布局里,能看到新开放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开放。这种开放对现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具有确定性、互惠性和互动性。
确定性。主要有两个内容:一是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扩大开放,对国际社会起到一个稳定器的作用。因为中国的经济体量是世界第二,这样一个巨大市场的开放,就会引领更多其他市场的开放,可以确保经济全球化继续向前发展,而不会由于个别国家的退潮而出现逆转。二是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8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是6.5%左右,在世界大国里面仍然属于较高速度的增长。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具体的开放举措,这种高度的确定性对国际社会来讲是非常珍贵的。
上一篇: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体育外交的作用机制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